中国太极功夫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12|回复: 2

怎样练好孙氏太极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3 19: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孙剑云   

孙氏太极拳的特点

       孙氏太极拳是我国太极拳主要流派之一。先父孙禄堂以毕生精力钻研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融汇贯通,进而冶三家于一炉,创立孙氏太极拳,自成一家。孙氏太极拳集形意、八卦、太极之长,取三家拳的身法、手法、步法,而形成了它的独特风格,如进退相随,舒展圆活,动作敏捷,既有形意拳的跟步,又有八卦拳的身法,动作紧凑,犹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每转身则以开合相兼,以抱球为主,快慢间一。故又称“活步太极拳”“开合太极拳”。

如何练好孙氏太极拳

      太极拳的套路,以棚、捋、挤、按、采、挒、肘、靠等八种手法,配合着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四正四隅等步法而编成的。前面讲过,孙氏太极拳有它自己的风格、特点。因此,研练孙氏太极拳则与研练其它流派的太极拳又有区别之处。先父孙禄堂曾反复训诲说:“练太极拳时要从其规矩,顺其自然,外不乖于形式,内不悖于神气,外而形式之顺,邸内中神之气和,外面形式之正,即内中意气之中,故见其外,知其内,诚于内,形于外,即内外合而为一。”这段话十分精确地讲述了如何练好太极拳的道理。回忆先父的训诲,加上自己体会,有以下几点粗浅认识。孙氏太极拳的规矩:要讲究中正平稳,要舒展柔和,绝不要跳跃等勉强动作,这才能去掉心跳气喘等毛病。从起式到收式,各种姿式都是相互连贯,一气呵成,使得全身内外平均发展,故有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正因为中正,即不前俯后仰又不左偏右倚,使得躯体手足上下呼应,内外一体,所以有一定的规矩。头为诸阳之会,为精髓之海,为任督两脉交会之点,统领一身之气。此处不合,则一身之气俱失,所以必须不偏不斜,不俯不仰,直立顶劲,要顶头竖项。足能载一身之重,静如山岳,有磬石之稳;动如舟楫车轮,无倾覆之患。左虚右实,左实右虚。不实则不稳,全实则移动不利,容易倾倒;不虚则不灵,全虚则轻浮不稳。故必须虚实相间,方得灵活自然。腰为轴心,居一身之中,维持人体重心的是腰,带动四肢活动的也是腰,所以刻刻留心在腰际。先父教授拳术,要求非常严格,他要求研练者必须严守“九要”的规矩,稍有不合,立即纠正。这“九要”是:一要塌(塌腰、塌腕);二要扣(扣肩、扣膝、扣趾);三要提(提肛但不要用意识去提);四要顶(舌顶上腭、顶头、顶手、顶膝);五要裹(裹肘、裹胯、裹膝);六要松(松肩、松胯);七要垂(垂肩、垂压);八要缩(缩肩、缩胯);九要起钻落翻分明(头顶而钻头缩而翻,手起而钻手落而翻,腰起而钻腰落而翻,脚起而钻脚落而翻)。这些拳法中的规矩,决不是违背自然的,它是人的生命开始时即行带来的自然本能。只不过这种生来就有的自然本能动作是在生活成长的过程中,随着生活习惯和职业环境等不同程度的潜移默化,于不知不觉中逐渐消失了。于是人们又根据后天的自然规律走向老化、衰亡……举例说,练拳时要注意“舌顶上腭”,这种动作是人生即有的,并不是什么发明创造的。请观察一下初生的婴儿,或襁褓中的小儿,无论他们在熟睡时或清醒时,舌尖都本能地顶住上腭,这自然不是谁教了他们,他们才这样做的。如此等等,手、足、胯……一切动作也都似拳中的规矩,可是小儿长大之后,这一系列的动作就无影无踪了地消失掉了。练习太极拳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把从天然本能中有的动作,再命它回到天然本能中去的复原方法。这也是练习太极拳使青春健康常在的奥秘。所以练习太极拳首先要讲究规矩。太极拳的气息:练习太极拳要心静调息,才能获得好处,经常保持思想集中,不开小差,经常保持正常呼吸,每次呼吸都要细而深长,直贯丹田(腹式呼吸)。古人常讲“凝神于此,元气日充,元神日旺,神旺则气畅,气畅则血融,血融则骨强,骨强则髓翻,髓翻则腹盈,腹盈则下实,下实则行步轻健,动作不疲,四体康健,颜色如桃李”,由此可见练拳时气息的重要。呼吸是人们从娘胎中带来的本能,而练太极拳的呼吸正是需要这种本能的自然呼吸。练习太极拳的主要手法就是调息(一呼一吸叫息),调息的方法是:呼吸时不着意不用力,绵绵若存,似有似无,一任自然。要第三舌顶上腭,用鼻孔呼吸,嘴要虚合,不可张开。要注意心肾相交,心中意志,下照海底,海底之气自下而上与神相交,归于丹田之中,运贯全身,畅达四肢。先父孙禄堂常讲,“吸气时由涌泉过会阴上达顶门,呼气时只有息息归脐,每一举手投足,分布全身的四正八柱等筋脉都要协调合作,不呈散乱,所以能开合伸缩,力达掌心,运动如抽丝,两手扯似绵。”古人把条件反射作用的影响和脏器有关的病因归结为:一、悲哀中则肾病。二、喜乐不均则肺病。三、忧愁不解则脾病。四、怵伤思百病皆生于气。所以,练太极拳是以调息方法为主要目的。在练太极拳时要记住拳法中的口诀;心定神宁,神宁清静,清静气行,气行则神气相通。

  太极拳的摄心入静

       前面谈到练太极拳调息的重要,就是说要练好太极拳,要保持练习太极拳的功效,就必须消除一切影响呼吸不正常的因素,首先就是要“锁心猿、拴意马”,摄心入静。摄心入静的方法是不要用意识去强制执行,是要从其规矩,顺其自然,才能消除一切杂念。只有一切杂念消除之后,才能使呼吸正确,故千万不可有意使气。先父曾训诲说,“有心御气,气反奔腾”。古人也讲“气不可御,御气则滞”。由此可见“入静”与“调息”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息息相联的。用什么办法入静?就是要遵照“八要”去做,这“八要”是:心定神宁,神宁心安,心安清静,清静无物,无物气行,气行绝象,绝象觉明,觉明则神气相通。特别是在开始站无极式的时候,要力求身体内外的中正和顺,做到心平气和,使得呼吸正常,绵绵若存,不粗不暴,而且能够做到息息归脐,这样就有了身心恬静的感觉,努力练之不辍,自然就会感到百脉冲合,四体轻健了。

   孙氏太极拳的套路练习及对练

        练太极拳的套路(盘架子)时有三个阶段三层意思。第一阶段初层意思:在打拳时,好象自己整个身躯沉入水之中,两足陷入淤泥,两手及躯体的动作都是象遇到水的阻力一般。第二阶段第二层练习的意思,总的感觉仍如第一阶段的意思,只是两足似已不在淤泥之中,已能浮起,如善泅水者,能浮游自如了。第三阶段第三层练习的意思:好象整个躯体已钻出水面,身体感到格外轻灵,两足似在水面上行走一般,又好象只要心中稍一散乱,即恐下沉的意思。如练到这种程度,说明其套路已有一定功夫了。练习套路必须按照拳路的四正四隅作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等种种动作,俾与内脏各器官配合,起着平均发展,使其有外长一寸,一动百动等作用,千万不能局限于身体的任何一部分。只要做到气机通畅心息相依,就是动中求静,那么一切杂念就不会产生了。这样,大脑皮质和植物神经的负担减轻了,精气充沛了,就达到了祛病延年的效果。在盘架子取得功夫后对练也就取得了良好的基础,因为对练打手亦不外棚、捋、挤、按、采、挒、肘、靠等八法,基础扎实手上就能自如,便有了分寸。

       怎样进行对练?前面讲的盘架子是单独练习,通过单练是知已功夫,对练要有对手,每日打手(推手)对练是知彼的功夫,但是对练必须有很好的盘架子的功夫,才能施之于用。对练要每日按棚、捋、挤、按等手法去练习。棚时用臂,捋时用掌,挤时用手背,按时用腰;棚要撑,捋要轻,挤要横,按要顶。推手时不可执着成法,要机动灵活,要集中自己的思想,掌握自己的重心,窥定对方的身手,或粘或走,或刚或柔,伸缩往来要上下相随。或粘住对方的意思,或如似挨非挨的意思,灵活运用,切忌呆滞,更不能努气用拙力,要在不即不离中求玄妙,不丢不顶中讨消息。要用捣虚之法,判断对方的来力,对方直出时必然没有横力,我搬其横;对方横出时必没有直力,我截其直;对方上出时必无下力,我挑其下;其下劈者必无上力,我打其上……总之要做到不离沾、粘、连、随,不可犯顶、丢、偏、抗之弊病。在推手时没有僵滞力,就减少了对手的可乘之机,而只要对手一旦出现可乘之机时,就以“三体式”集中于一点的劲力发放出去,挫败对手。这也是孙氏太极拳身势较高,步法灵活,动作连贯的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8 2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受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4 12: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这个网站就可以啦www.wjlmt.ne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湖街道布心路1023号东乐花园57A栋4B
联系电话:0755-89982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