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极功夫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88|回复: 3

纯柔无刚不是太极拳——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1 1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谓纯柔无刚的太极拳,是指练习时从头到尾始终以柔和缓慢为主,几乎没有任何明显发劲的太极拳。对于只求健身者来说,自是少有人去深入探讨太极拳的精深内涵及来龙去脉,大家一般只求活动一下身子骨就满足了。但令人费解的是,在这个健身队伍中,却逐渐出现了一些自称曾得太极拳真传的“大师”“传人”,他们著书立说,不遗余力地“弘扬”太极拳,并将“技击”一再贬为太极拳的“末技”。“末技”二字乃是前辈高手技击功夫出神入化之后所说的一句话,意在告诫人们,太极拳除技击外还有很多更为高深的内涵,技击不是太极拳的全部。可惜前人拳论中的“末技”二字,却被今日之诸多“太极拳家”拿来作了“护身符”,这样下去,作为国之瑰宝的太极拳,将会失去更多的真东西。
  习杨式太极拳者,普遍认为杨家正宗的太极拳就是杨澄甫先生所传的85式大架太极拳,该拳既能健身,又可防身,但仅凭这趟架子,就真的能够练出太极真功吗?当年杨禄蝉父子弛誉武林,在京城有“杨无敌”之称,难道就仅凭这一趟拳架吗?非也!据田兆麟先生之子田颖嘉披露,杨式太极原仅小架子一种,走架稍高,开合较小,动作时缓时疾,步法轻灵,劲主刚捷而不失柔绵,圈隐于内,似有似无,且拳中掺入发劲,哼哈有声,纯然为精气神合一之体现。因其难度大而从学者鲜,故杨健侯先生将小架中内动之圈放大放缓,动作展现到位,外显柔缓,内蕴刚捷,以引发学者盘圈之运行,逐渐进入具备学练小架子之条件,并配合调息走劲,以提高学者内功修为。但由于传授仍受门规所限,且学练盘圈亦非易事,更不堪领受太极内劲滋味,故从学者仍不多。直到后来杨澄甫先生为便于练习,省去中架之走化盘圈,动作柔缓,少有变化,开合大而走架高,且广为传授,从学者众矣,迅即为之流传推广,人称之为大架子,称前两种为小架子、中架子。由此可知,杨家原传的太极拳是刚柔并济、哼哈发劲、劲主刚捷的,绝非澄甫先生定型的纯柔无刚的外形架子,那只是为了对外传授方便而已。
  另据报道,河北永年有杨班侯拳架流传,除入门的中架子和以炼气为主的小架子比较柔和缓慢外,其余拳架几乎皆有明显的发劲动作,快架子甚至在每势定势时要表现出爆发劲,炮捶架更是刚猛异常。在杨式太极拳的发展过程中有“禄蝉创天下,班侯打天下”之说,以高绝的太极功夫威震武林的杨班侯先生,性情刚烈,一生擅斗,从他传下来的拳学体系中,很多保留了有利于技击实战的成份。而这些技击成份中,却始终离不了“刚发”的训练。
  现在社会上流传最广,我们见得最多的太极拳中,除陈式太极拳仍保持哼哈发劲的特色外,其余的太极则几乎都是以柔为主的。但据本人所知,真传的吴式太极拳也有以刚发为主的吴式快架。就连温文尔雅、书卷气十足的武式太极拳,也有为技击服务的“武式低架”。其实,纯柔无刚的太极拳架,只是太极拳的入门架子,通过盘练松柔架,可化去人身固有僵劲,为太极拳松活弹抖的独特发劲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它决不是太极功夫的全部。至于有人说他只练柔架便能技击,那是不现实的。可以肯定地说,只练纯柔无刚、一柔到底的太极拳,是绝对不能技击的!
  我认为,想获得真正的太极技击功夫,必须要通过“刚柔并济”的艰苦训练,只一味求柔是一辈子也出不了功夫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5 0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何师叔转的精品篇
这篇无疑能让更多太极爱好者能更直观了解太极拳技击的重要性
改变原来太极拳不能打的老年拳的偏见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7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何伟太极 的帖子

太极是阴阳,怎么能只有阴柔而无阳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4 14: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技击的是太极操,柔只是其中一项训练手段,刚劲从何而来,离不开艰苦的训练和正确的方法。老师说的有道理,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湖街道布心路1023号东乐花园57A栋4B
联系电话:0755-89982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