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极功夫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72|回复: 0

知行太极拳与道家认知疗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9 1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国内心理学家发现,单纯使用西方心理学理论和技术来解决国人的心理问题是不现实的,必须根据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用中国传统的思想和方法来帮助病人,才能解决中国人的心理问题,一些学者进行了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其中以道家认知疗法为其中的代表。1995年张亚林仿照A.Ellis在合理情绪治疗 (RET)中的ABCDE步骤提出了中国道家认知疗法ABCDE技术。其中A为应激源的探索,使用的是张亚林、杨德森合编的“生活事件量表:B是价值观的测查,采用张亚林自编的价值观量表,以及肖水源、杨德森合编的中国传统价值观量表;C是心理应付方式测查,使用张亚林自编的心理应付方法量表;D是道家处世养生方法的导入。使用的是杨德森结的8项原则,犯个字诀;E是疗效评估,对比治疗前后各项量表评分的变化以及生化检测指标的变化。道家处世养生原则8项32个字,即“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私寡欲,知足知止;知和处下,以柔胜刚;返朴归真,顺其自然”既可作为中老年人健康的价值观,培养超脱精神,求得精神上的平安;也可在面临生活事件,遭遇挫折与失败时,作为摆脱精神痛苦的一种心理应付方法。近年来道家认知疗法在临床上亦多有应用。张亚林等对143名焦虑障碍患者进行了道家认知疗法、药物治疗、道家认知疗法合并药物治疗的随机分组对照实验,结果发现道家认知疗法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与药物疗法相比,起效慢、但远期疗效好;道家认知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可以取长补短,是治疗焦虑障碍的最佳选择。黄庆元等采用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35例,有效率达86.1%。秦竹等的研究发现,甘麦大枣汤配合道家认知疗法治疗考试焦虑症要明显优于舒乐安定配合贝克 (A.T.Beck)认知转变法。张亚林等还研究了广泛性焦虑患者于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治疗前后的血浆肾上腺素(EPH)、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S)和白细胞介素11(IL一2)水平的动态变化。发现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上述生化指标恢复正常。黄薛冰等对63名神经质倾向人格的大学生进行随机对照实验,干预组给予道家认知疗法,发现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行太极拳与道家知行疗法有一定的类似之处。知行太极拳有道家学说的体现,“静中常养灵虚气,动时绕有盘空意”,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慢胜快”,此中包括心性、传授、学养、器识、悟性、实践诸多方面的学养。“退避三舍,成人之美”、“至虚极、守静笃”等都符合道家认知观。道家知行疗法中的D步骤道家处世养生方法的导入。其处世养生方法概括为犯个字“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私寡欲,知足知止;知和处下,以柔胜刚;返朴归真,顺其自然”,知行太极拳讲求的只有8个字,即“中、正、平、和、轻、灵、圆、活”其区别是此8个字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而不仅仅是道家。知行太极拳的思想指向其实可以分为儒释道三个方面,以积极、有为、竞争进取、追求名利权位或希望为社会多做贡献,期望值高的人,是革命家(十分投入)与儒家(投入)的价值取向;以淡泊、无为、逍遥、自在、不争、谦让,不求名利,只求一生平安,期望值低的人,是道家(超脱)与佛家(过分超脱)的价值取向不同信仰。不同年龄阶层,不同社会生活处境,不同健康状况的人有不同的个人价值取向,确实是很自然的现象。应当被允许自由选择。有言:“守常用经、处变用权、一修己以道、对敌以术”,“儒家足以处常,道家足以处变”。知行太极拳让人在常与变之时都能找到相对应的积极进取或者安身立命的修养之道。知行太极拳与道家认知疗法的另一重要区别是知行太极拳以太极运动的方式体验传统文化,以行为的方式改变认知观念,是一种主动地寻求解心理问题,提高精神状态的方法,而道家认知疗法只是被动地接受说教,被动改变理念。相对来说,知行合一的太极锻炼方式更能使锻炼者体验到一种全新的心身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湖街道布心路1023号东乐花园57A栋4B
联系电话:0755-89982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