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极功夫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16|回复: 0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周身轻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9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极宗师张三丰认为学太极拳以入道为基,入道以养心定性、聚气敛神为主。若心不能安,性即扰之。气不能聚,神必乱之。心性不相接,神气不相交,则全身之四体百脉,莫不尽死。心安性定,神敛气聚,一身之中太极成,阴阳交,动静合,全身之四体百脉,周流通畅,不黏不滞。故习练太极拳应内敛其神而外聚其气,神气既媾,则太极之位定。《走架打手行工要言》中曰:“欲要周身一家,先要周身无缺陷。欲要周身无缺陷,先要神气鼓荡。欲要神气鼓荡,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欲要神不外散,先要神气收敛入骨。”一举步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气鼓荡则无间,神内敛则不乱。气宜鼓荡者,内气与外形的有机配合,膨胀与收缩的对立统一,一开一合,一松一紧,犹如海风吹浪一般的波澜起伏,至大至刚充塞于人体。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擎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气之鼓荡,使人体内外之气聚合不散,相交培养。在内气充塞无间的情况下,外气的运转方能有发放且有回纳,从而不至于有所损耗。意通过感观表现于外就是“神”。神宜内敛,即精神要内含,内示精神,外示安逸。精神贵乎蕴蓄,不可外露圭角。故外面之形,秀若处女,一片悠闲之神,不可带张狂之气。神敛则聚,故曰“神似搏鼠之猫。”神聚则一气鼓铸,炼气归神,气势腾挪。神聚重在精神贯注。精神贯注,方可开合有致,虚实清楚。发劲时亦须敛神,因人之发劲犹如抛物,不可稍有疑虑,若有疑虑则意气易断,不能彻底而发。神之所在,意气随之,劲虽发出而意气依然不断,此即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太极拳运动以柔中求刚为目的,以轻灵自然为原则,讲究周身俱要轻灵。李亦畲之《五字诀》中有《身灵》一篇曰: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挨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两手支撑,一气贯串,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于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身能从心,由己仍是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称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工弥久而技弥精矣。足见轻灵之意。轻,即一切动作纯以心意为主;灵,即每一动时时有随意变化之妙。轻灵就是不用后天之拙力,不用僵劲,周身自然轻灵,处处用意而不用力。黏着接触之时,走化圆滑,全用内劲不用浮力。手眼身法皆要精明神巧,手疾、眼锐、身灵、步稳、气实,神气贯通全身,反应机敏迅速,刚柔虚实恰到好处,使对方处处落空。仰之在上,忽然在下,瞻之在前,忽然在后,出手不见手,见手不能走,使对方欲进不能,欲退不敢。太极以腰步主灵。腰者,为一身之主宰,而步者,为一身之根基,运动之枢纽。随机应变在于手,而为手之转移者,又在于步。进退反侧,以步法为鼓动之机,抑扬伸缩,以步法显示变化之妙。观察在眼,变化在心,而转弯抹角,千变万化,不至于穷破,乃步法之司命。动作出于无心,鼓舞出于不觉,身欲动而步为之周旋,手将动而步亦早为之催迫,不期然而为之驱,即所谓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且步分前后,有定位亦无定位。总之,拳以论势,握要者在步,活与不活在于步,灵与不灵亦在于步。和式《耍拳解》中说:“轻,极轻,极轻则极灵,用气则滞。学者用功,身法运转要像三尺罗衣挂在无影树上,在空中迎风飘荡那么轻灵自然。”轻则灵,心静则意灵,表现为身体的轻灵。灵则巧,步法轻灵则可进退自如,身法轻灵则可转化随心,起手轻灵则可听劲准确,全身轻灵则达可人不知我而我独知人,随心所欲之境界。欲要身轻,则必从腰腿求之,必从加强柔韧性的武术基本功入手。通过基本功的训练,肌肉韧带的柔韧性和伸展性得到加强,关节运动灵活、屈伸自如,在应用时就可加强身法、步法和劲力的灵活敏捷性。周身肌肉韧带皆可为我随意运用,关节皆能活动自如可谓“筋骨松”;气贯全身而无滞,逐渐达到“全体发之于毛”,可谓“皮毛攻”;气先劲后,节节贯串,周身各点均能随意抽添化发,即为“虚领在中。”故曰“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湖街道布心路1023号东乐花园57A栋4B
联系电话:0755-89982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