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吴以岭教授几十年来一直从事中医络病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了“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的基础研究”这一国家973重大科研项目,项目的参与者包括了北京阜外医院、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十几年来,由吴以岭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荣获三次国家大奖、一次何梁何利奖、五次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带领科研团队每周二开设络病专家门诊,用络病学指导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倡导防治动脉硬化的“金三角”方案。为此,本刊就心脑血管病患者关心的几个问题对吴以岭教授(以下简称吴教授)进行了专访。
一、重视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记者: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它的发病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吴教授:随着现代生活水平升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吸烟、大量饮酒、高热量饮食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压抑、紧张、焦虑等社会心理因素均会引起体内代谢失衡和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从而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发生,而这些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危因素。
高危因素人群血液内存在大量的“垃圾”,主要是增高的血脂,尤其是对血管破坏严重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这些增高会使血液变得黏稠,血流速度减慢,时间长了还会破坏血管内皮,使内皮变得不光滑,血液中的垃圾就会附着在血管壁上。
内皮受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始动因素。人的血管内皮就像河堤护坡,护坡平滑坚固,河水就能顺畅地流淌,如果护坡不坚固,在河水的侵蚀下就会出现塌陷、管涌、河道堵塞,造成洪水泛滥。高危因素人群,往往血管内皮表面凹凸不平,血管内皮细胞的连接也由紧密变得疏松,就像护坡遭受腐蚀变得坑坑洼洼。血液中升高的脂质、凝集的血小板透过内皮细胞附着在不平的血管壁上,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影响血流供应心脏、大脑。血管内皮受损,血管的弹性也会变差,有时还会出现血管痉挛,进而可以影响心脏和大脑的血液供应,导致心脑血管病发生。降脂抗凝,保护好血管内皮是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二、保护心脑必须先保护血管内皮
记者:怎样保护血管内皮,修复损伤的血管内皮呢?
吴教授:首先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坚持运动、心理健康、心态平和,对于高危人群,他的血管内皮已经受到了损伤,所以就需要用药物修复损伤了的血管内皮。中药通络药物尤其是通心络胶囊对各种高危因素造成的血管内皮损伤均有良好的保护及修复作用,它首先是通过降脂、抗凝、抗炎清除血液内的垃圾来保护血管内皮,第二是通过增加血管内皮的扩血管物质一氧化氮的含量、减少缩血管物质内皮素的含量来增加血管弹性,缓解血管痉挛,第三是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平衡,加强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所以通心络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是多靶点的。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长期服用通心络胶囊或者通络中药,可保护并修复受损的血管内皮,截断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始动因素。
三、心脑血管病人血管中存在的粥样斑块是心梗、脑梗突发的“不定时炸弹”
记者:对于心脑血管已经出现问题的人群最担心的是心梗和脑梗的发生,那会危及生命,如何防止呢?
吴教授:其实,许多中老年人的血管内都会存在粥样斑块,尤其是心肌缺血、脑缺血患者。动脉血管内的粥样斑块就像存在于人体的一颗颗“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为什么呢?因为粥样斑块的表面有一层膜包裹,就像薄皮大馅的饺子,内有脂质、胆固醇、炎性物质及血小板等。其中包膜坚韧的斑块不易破裂,只会堵塞血管,造成血流不畅而引起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表现为心绞痛、头晕、肢体麻木等;而包膜不结实的斑块极易破裂,医学上称它为“易损斑块”,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酗酒、寒冷等刺激以及血压升高、血流冲击或血管痉挛时,这个炸弹就会“引爆”,包膜突然破裂,内容物涌出,形成的血栓碎块顷刻间就会随血流运行堵塞住心脑血管,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塞。
所以,治疗心脑血管病就需要缩小斑块的体积,避免“炸弹”爆炸。国内许多科研单位研究证实,通心络胶囊不仅能减少脂质沉积,防止斑块形成,缩小斑块;并且能增加易损斑块包膜厚度,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这样就能防止急性心肌梗死、脑梗塞发生。
四、急性心梗、脑梗放支架、
溶栓后仍要长期服药
记者:急性心梗、脑梗介入或溶栓治疗后为什么有些患者并没有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怎样进一步治疗呢?
吴教授:急性心梗、脑梗后患者的功能恢复不良主要是心脑微血管的损伤没能很好修复造成的。心脏和大脑的血管堵塞发生在相对较大的血管,大血管受阻,下游分支血管则血流不畅,相应灌溉的区域因缺血、缺氧造成微血管内皮损伤,继而微血管内血栓形成。放支架或溶栓治疗后虽然疏通了血管主干,而微血管损伤很难恢复,微血管阻塞,心脑组织仍无血液供应,医学上称为无复流现象。这种现象就造成了梗死的心肌不能恢复正常功能。脑局部微血管损伤,神经细胞就会坏死,就会遗留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目前尚没有有效的微血管保护剂,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杨跃进教授等通过对通心络胶囊的研究表明:通心络能保护心脏微血管内皮结构,明显缩小再灌注后心肌无复流面积,并促进微血管新生,这样冠脉大血管再通后,实现了真正的心肌再灌注,促进了心功能迅速恢复。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周东教授等联合11家医院研究证实,通心络可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复发率,缩短恢复期。因此,国内许多专家建议把通心络胶囊作为急性心梗、脑梗放支架或溶栓治疗后防治无复流、预防复发的长期用药。
五、“金三角”方案是心脑血管病防治方案
记者:心脑血管病的预防最重要,服用什么样的药物效果最好呢?
吴教授:目前医学上倡导心脑血管病一、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是针对没有患过心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二级预防是对已经发生了心脑血管病的患者采取防治措施和防止已经患过心梗或脑梗塞的病人再发。一、二级预防都要长期服用降脂的他汀类药物、抗凝的阿斯匹林和通心络胶囊。通心络与他汀类组合可以增强降脂效应,与阿斯匹林组合可以增强抗凝、降低血黏度疗效,还能明显改善阿司匹林抵抗,据统计,长期服用阿斯匹林有24%的病人没有疗效,这就是阿斯匹林抵抗,而同时服通心络后可以继续让阿司匹林发挥作用。国内外许多研究资料表明,与他汀类药物、阿斯匹林相比较,通心络胶囊不仅能降脂抗凝、抗炎、保护血管内皮,而且还能解除心脑血管痉挛、抑制斑块在血管内的形成和稳定易破裂的斑块,防止放支架、溶栓后的血管再狭窄,保护和再生缺血区的微血管,所以它不仅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病,还可以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脑梗塞后遗症等。他汀类药物、阿斯匹林、通心络胶囊三药合用,构成心脑血管病防治的“金三角”方案。
这个“金三角”方案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是保护血管内皮,修复血管内皮。第二是抑制粥样斑块在血管内的形成,稳定容易破裂的斑块,预防血管的再狭窄。第三是防止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突发心梗、脑梗和防止发生过心梗、脑梗的患者再次复发。“金三角”方案是一个未病先防,有病防变,病后防再发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