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垫,是我们老百姓常见的小毛病之一,病虽不大,但却时常让人走路艰难。其实脚垫是个笼统的俗称,它包括医学上的胼胝和膙子两类。膙子是皮肤角质层增厚,多发生于吃力受压的部位,所以走路少的人基本是没有膙子的,即使长了膙子,只要穿软底鞋,注意减轻摩擦、硌、压等外力,膙子可以完全消失。
胼胝则不同。长了胼胝大多有穿过于窄小的鞋子、有外力压迫的经历。鞋子过于紧窄,就会使脚部筋骨收紧,无法舒张,这样一来,就非常容易在受压时“筋翻”。一般走路时硌到石子之类小而硬的东西时,不是筋被硌到一边,就是把筋硌伤了,最后皮和筋粘连,长在了一起,形成一块硬块,也就是胼胝。
胼胝是有“根”的,呈半透明状,是粘连的一部分。即使穿软底鞋、少走路,也只能减轻,并不会使胼胝消失。
分清了脚垫、膙子和胼胝,下面我们来着重讲一下如何用拨筋的方法除掉最让人头疼的胼胝。
治疗胼胝,不能用推的手法,推是推不动的,而是要用“抠”的手法把筋抠回正位,抠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分离粘连的组织,随着粘连的减少,胼胝会逐渐变软。另一个目的就是使筋回到“槽”里,即回归正位,这样两步到位,才不易复发。胼胝生长的部位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同。
长在脚掌外侧的胼胝,多发生在小趾后侧的第五跖骨,跖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支撑脚掌的骨头。这里的“筋翻”大多是向脚外侧翻,治疗时应当向里抠,就是向脚内侧。治疗前,先用热水泡脚一两个小时,把胼胝泡软,然后用钝刀刮去老皮,但要注意别刮破出血。然后用指尖向里抠,稍加点力度,以感到微痛为度,一般一次抠七八下即可。每隔两三天抠一次,以后可以七天一次。稍软的胼胝一般一两个月即可治好,稍硬些的,一两个月后可每周治疗一次,一般半年左右就可以治愈。
长在脚掌内侧的胼胝,一般是向脚外侧抠,即向脚心的方向抠。
长在脚掌中间、对着中趾的,是第三跖骨远端,这里的胼胝情况比较复杂。多数是向外翻,少数是向里翻。怎么区别呢?可以向里向外都试探着抠一下,痛感轻的方向就是正确的治疗方向。如果向里和向外抠痛感差不多,那么胼胝就是长在正中间了,这时需要向里向外都抠一抠,让筋回归正位。
以上的方法很简单,会使用这种手法的大夫不多,我们可以自己试着摸索治疗,因为自己的感觉更清晰,只须在治疗时判断方向和轻重就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