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极功夫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06|回复: 0

太极图说与太极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9 0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韩康
太极拳在我 国源远流长 ,其理论精髓受着我 国传统 的 以“太树,精义为核心的古老文化思想的熏陶。太极图说是在我国古代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周易 》 “太极 两仪一四 象一八 卦 ”等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讨太图说 的源 流与发展 ,对于 当今太极拳术的继承与创新颇有意义。
1、太极与太极图
“太极 ”一词 ,早见 于《周 易 ?系辞 》“易有 太极 ,是 生 两仪。 ”嵘 庄子 ?大宗师 》 亦载 “夫道 ……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 ,在六之下而不为深 ……。 ” “太极 ”成为古人探讨 自然万物生成演化的一种哲学模式。太者 至 也 ,可含至 大、至 小双重之意 ,亦常解为初始 极 ,指极点 、尽头 ,有极限之义。《系辞 》中的“太极 ”是指至大无极、至精至微的原始存在 ,即原始 有 限宇宙。孔颖达说 、 犷 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 ,元气混而 为一 ,即太初 、太一也。 ”《 庄子 》 说 “大而无外 ,谓之大一 小而无 内,谓之小一。 ”
推而言之 ,太极系指事物 内部阴阳未分前 的混 沌合谐 的原始状态 。至于太极 图 ,则是古人借以表达“太极 ”内含的直观模式 。它用“形”的方式表达“太极”动静变化之理 ,简炼至极 ,内含丰富。当今可考的最早 太极 图 ,是宋代陈拎刊刻于华 山石壁上 的《 无极图 》含太极 图 ,有人推测其为老子西出函关 今陕西 函谷 时流传下来。太极 图经历代注释改造 ,逐渐演变为当今流行的图案形式太极 图内含红、黑表示 的阴阳鱼形 图样 ,互为扭抱 ,象征“万物负阴而抱 阳”的阴阳变化之理 。左面用 黑色表示 属 阴 ,黑色 中有一红点,表示阴中有阳 右面用红色表示属阳 ,红色中有一黑点 ,表示 阳 中有 阴。通 常所见 的太极图 ,都是这一种 ,为 了印刷方便 ,现在还改为黑 中一小 白圈 ,白中一小黑点 的图像 ,其意义完全相同。
2、太极图与《 太极图说 》
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 ,熔儒道于一炉 ,根据陈拎所刻《 无极图 》 ,演成伙极图 》 ,根据《 易 》 理 ,概为解说,成《 太极图说 》 ,全文如下“无 极 而 太极 ,太 极 动 而 生阳 ,动极而静 ,静而生 阴 ,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 ,互为其根。分阴分阳 两仪立焉 阳变阴合 而生水火木金土 ,五气顺布 ,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 ,阴阳一太极也 ,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 ,各一其性 无极之真 ,二五之精 ,妙合而凝。乾道成男 ,坤道成女 ,二气交感 ,化生万物 ,万物生生 ,而变化无穷焉 。惟人也 ,得其秀而最灵 。形既生矣 ,神发知也 ,五性感动 ,而善恶分 ,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 ,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 ,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君子修之吉 ,小人悖之凶。故日立天之道 ,日 阴与阳 ,立地之道 ,曰柔与刚 ,立人之道 ,日 仁与义。又 曰 原始返终 ,故知死生之说 ,大哉易也 ,斯其至矣 ”以上 即周氏《 太极图说 》 全文 。
周氏《太极 图说 》 的新 颖之处 ,在于他提出了“无极而太极 ” ,“太极动而生 阳 ,静而生 阴 ,一动一静 ,互为其根。 ” “动极而静 ,静极复动”的观点 ,丰富与生动了古人太极学说的内含 其次 ,提出了无极— 太极—阴阳—五行—万物的宇宙生化模式 最后 ,指出了人为万物之灵 ,得天地 自然之秀 ,人道应与天地 自然之道合谐统一。
《 太极图说 》 对太极拳的理论影响
《 太极甲说 》 对太极拳理论形成的影响是非常明显 的。王宗岳《 太极拳论 》 开章明义就指出 “太极者 ,无极而生 ,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 ,静之则合。 ”显然 ,他是用周敦颐《 太极图说 》 的观点以释拳论 ,形成太极拳的理论精髓。在探讨推手理论时 ,王宗岳《拳论 》指出 “无过不及 ,随屈就伸 ,人刚我柔谓之走 ,我顺人背谓之粘。 ”“动急则急应 ,动缓则缓 随 ,虽变化万端 ,而理唯一贯。 ”用太极 阴阳变化之理 以释推手运动中粘走相生之机。在解决推手“双重 ”弊病时 ,王宗岳亦用 阴阳之理来 阐述解决这一 问题的思想方法 “欲避此病 ,须知 阴阳 ,粘 即是走 ,走即是粘 ,阳不离 阴 ,阴不离 阳 ,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这与《 太极图说 》 中所言的“阴 阳 二气交感 ,化生万物 ”的传统易理观念是相同的。
传统 太极 思想与太极拳太极拳动静之机 ,遵从太极 ,合于易理 。第一 ,太极生 两 仪,生 生 不已 ,而变化无穷焉 ,与变易之理相通 。《 周易 ?系辞 》 说 “辟户谓之乾 ,阖户谓之坤 ,一 阖一 辟 谓 之变 ,往来不穷谓之通 。 ” “通变之谓事 ,阴阳不测之谓神。 ”太极拳演架 ,讲究一开一合。陈鑫谓“一开一合阴阳备 ,四体殷勤骨节张。 ”及之推手变化 ,则以静待动 ,生生不已 ,而变化无穷。要左就左 ,要右就右 ,要 上就上 ,要下就下 ,在三维的立体空间中尽情发挥 要快就快 ,要慢就慢 ,动急急应 ,动缓缓随 ,当机赴节 ,变化万端 力点、方位、角度、时机皆不可预定 ,一切皆在变易之中。
第二 变易中有不易 虽变化万端 ,而理惟一 贯。 ”《 太极拳论 》。 “太极 动而 生 阳 ,静而 生阴 ,一动一静 ,互为其根。 ”《 太极图说 》。拳势变化虽 多 ,然其要不离 粘 走 相生 ,阴 阳谐 和 ,所 谓“粘即是走 ,走即是粘 ,阳不离阴 ,阴不离阳 ,阴阳相济 ,方为懂劲 。 ”于是乎愈练愈精 ,渐至随心所欲而不越矩。其“矩 ”便是太极动静之理 ,不可离也 ,此为不易。用之于攻 ,为 阳刚之法 ,用之于守 ,为阴柔之术。《庄子 》 说 “以巧斗力者 ,始 乎 阳 ,常卒 乎 阴。 ”《孙 子 》谓 “纷纷纭纭 ,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 沌 ,形 圆而不可败也 。 ”惟遵循太极“不易”之理 ,方能在变易之中处无为而应万变。
第三 太极至简至易 由博返约 ,复归无极。太极拳锻炼 ,由易而难 ,由难 返 易 ,技 艺 上 以简 驱繁 ,由博返约 ,此上乘心法 ,讲究“拳无 定法 ,功 即是 法 。 ”由动归静 ,以静御动。拳法如太极圆形 ,处处走 圆 ,曲而能直 ,劲 蓄有余 ,所谓螺旋劲 ,使对方如《周易 ?大壮 》 所谓的“抵羊触藩 ,不能退 ,不能遂 ,无枚利。 ”使对方如人迷宫 ,如陷泥潭 ,走不能 ,进不得。其所含之理至简 太极阴阳变化之机所用之术至易 松柔无为之术罢了。此外 ,太极拳健身修养之道 ,亦不外追求阴 阳和谐 ,返归无极而已 。如是则“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遵 从 “道 常 无 为 而 无 不 为也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湖街道布心路1023号东乐花园57A栋4B
联系电话:0755-89982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