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极功夫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96|回复: 1

当今太极拳文化发展失衡探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7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吕振宇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个部分,是我们先人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里技击实践的产物,并且太极拳深蕴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深刻反映了中国民众的文化心理 审美取向以及思辨特征所以,太极拳在其流传的数百年间备受国人乃至世界人民的喜爱 当前,人们多是从文化的角度来认识和研究太极拳的,而由于人们对文化概念上的认识偏差,从而导致了人们在对太极拳的认识和研究上出现了偏差,甚至影响着太极拳运动的自身发展方向
1 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文化,现代汉语词典 的解释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精神财富,如文艺 艺术 教育 科学等 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 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也就是说文化来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产物 而在整个文化中又存在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之分,主流文化是指在一定族群众中共同奉行并占主导地位或统治地位的文化 亚文化就是在一定范围内相对处于次要状态的文化,亚文化只有少数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及所采取的行为方式 因而,在太极拳中那些太极拳经典论述或有利于促进太极拳健康发展的则属于太极拳的主流文化,而那些个人观点或由主流文化衍生出来的文化就是太极拳的亚文化了
2 历代太极拳文化的变迁
自太极拳诞生之日起,其文化就应运而生,经过几百年的创造 发展,现在关于太极拳的文化研究可谓可纷繁复杂 汗牛充栋,回顾太极拳文化的发展大致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见表1)
第一阶段是太极拳理的发展阶段,而正是在此阶段,我们的太极拳前辈不仅创立了陈 杨 武等流派的太极拳,并且在拳理方面也作了详细而深刻地阐述,比如:王宗岳的 太极拳论 打手歌 十三势歌 ,武禹襄的 太极拳论 十三势行功心解 等等 这些拳论 歌诀对太极拳的动作提出了要求,也对在练习太极拳的心理意识 呼吸提出了要求,并且这些拳论和歌诀中还包含了实战心法等 可以说这些太极拳拳论 歌诀是太极拳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在当时被众多太极拳习练者奉为神圣 权威,密不外传而珍藏之,并且这些拳论 歌诀还对此后太极拳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灯塔的作用。太极拳文化三个阶段的发展特征:
第一阶段 明末清初—1910年太极拳拳论、 技法使用技巧
第二阶段 1910年—1949年太极拳套路推广、 阐释太极拳拳理
太极拳的健身、 太极拳竞赛
第三阶段 1949年—今太极拳套路的推广、 诠释太极拳拳
理、 研究太极拳教学教法等
第二阶段是太极拳的推广阶段,跨越整个民国时期 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形势发生巨变,封建帝制被推翻,在军事上火器时代代替了冷兵器时代,但这并不妨碍中国武术在此阶段的所取得的辉煌历史和社会意义 因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仍处在半封建 半官僚的社会,国民体质羸弱 精神颓废 因此,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 强国强种 的口号,中国武术首当其冲站在了历史舞台的前列,大批武术拳社组织纷纷涌现,他们积极传播 教授中国武术,培养武术人才 在此期间,一些太极拳家们出版了传授太极拳套路 太极拳的历史渊源和太极拳拳理的书籍 比如:陈微明的 太极拳拳术 徐致一的 太极拳浅说 徐龙厚的 太极拳势图解 孙禄堂的 太极拳学 唐豪的 太极拳与内家拳等,这些著作包括拳械源流 基本动作和技法,以及套路动作图解,保留了前代流传的拳械技术和技法 其中徐致一的 太极拳浅说 利用现代自然科学中心理学 生理学的知识对太极拳进行研究 可以说民国早期的太极拳文化运动为我国武术(太极拳)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对太极拳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阶段是太极拳文化发展失衡阶段 自新中国成立,我们的国家 政府就对太极拳给予高度的重视,太极拳运动具有极好的健身价值,这是人所共知的 为了增强人民体质,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毛泽东就提出了:凡是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体操 打球类 跑跑步 爬爬山 游泳 打太极拳及各种各色的体育运动1978年,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为日本朋友题词:太极拳好 为了
倡导太极拳锻炼, 1956 年国家体委组织专家整理 创编 出版了简化太极拳 单行本和挂图,积极推动了简化太极拳在全国的普及 以后又陆续出版了经过规范整理编制的 八十八式太极拳 及各式太极拳械书籍 2006年国家将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和杨式太极拳)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在其发源地开始建造太极拳博物馆 陈列馆 太极广场等 太极拳由此更加蓬勃地开展起来,各地太极拳辅导站星罗棋布,城乡更有无数的爱好者,他们或在公园绿地,或在街边广场锻炼坚持锻炼 几十年来,太极拳锻炼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项健身运动,特别是对中老年的保健和延年益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在体育竞技方面,早在 1957 年国家体委就制定了第一部 武术竞赛规则 ,太极拳就被列为其中,这意味着太极拳从此登上了竞技体育的舞台 但竞赛的内容是太极拳 太极剑套路,而动作规格 节奏韵律以及演练水平则成为评判运动员水平的高低 所以,太极拳的套路从最初的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式,到规定太极拳四十二式,再到现在的各种太极拳的竞赛套路 因此,当太极拳以 健身 审
美 为方向的 50 多年的发展中,营造出了今天的所谓的丰富的太极拳文化,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太极拳的健身机理及价值;(2)太极拳的竞赛;(3)太极拳术套路;(4)太极拳的教学教法;(5)太极拳经典理论释义;(6)太极拳技法应用等。可以说太极拳运动在我们当代的社会里得到了极大的推广,现在我国一年出版的关于太极拳的书籍 文章乃至电子产品,是清代和民国期间出版发行的书籍刊物的上百倍甚至上千倍 但我们必须看到这种太极文化繁荣的背后所存在的不协调首先,太极拳理(技击理论)在当今社会里并无多大发展,这不能不说是太极拳运动的悲哀,因为拳理(技击理论)是太极拳文化的精华与核心,是太极拳技击规律的总结,当其核心理论的停滞,也就意味着太极拳运动在当今社会里并没有实质性的发展第二,我们对太极拳的种种研究多是重复性研究,对于太极拳运动的发展意义不大,一些拳论释义多是将前人的经典理论进行归纳整理,然后将文言文翻译或白话文 所以说当今的太极拳文化的发展是一种主亚倒置的发展
3 当代太极拳文化发展失衡的因素分析
太极拳原本是技击术,是同我国其他流派的武术拳种在相互交流切磋中发展而来的,但现代社会里,国泰民安 生活富裕使得太极拳的技击价值难以体现 再加上国家 政府把太极拳社
会功能定位于健身 审美,所以太极拳就在健身 审美的方向上发展 尽管我们政府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把太极拳搬上竞技体育的舞台,但那仅是太极拳 械套路的比赛 尽管1989 年我国政府将太极推手列为比赛项目,但这种原本用于同仁好友切磋技艺的方法根本无法体现太极拳的技击内涵 文化来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当我们很少从事太极拳技击运动时,我们对太极拳技击的认识就会淡薄 因此,对于太极拳论在当今社会迟缓不前也就不足为奇了 还有,我们缺乏太极拳基础理论的科学研究,太极拳的基础理论是太极拳理论乃至文化的基石,而现在我们对太极拳基础理论的理解仍处在前人我们传统观念下的认识,即便是那些习练太极拳多年的大师们都很难用现代科学的理论说出所以然来,不要说普通人和外国友人了
4 太极拳文化和谐发展的对策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时光流逝,永不复返,我们无法回到冷兵器的年代,更不能让太极拳习练者进行 生死由命 的殊死格斗,那么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究竟该如何来创造
我们的太极拳文化呢?笔者认为:首先,必须以 拳 的本质属性来构建起太极拳技击竞技的社会存在,尤其是在高水平太极拳的竞技比赛 竞赛的性质不再是拳术 器械的套路演练,而是 技击 ,当然这种 技击 的对抗是在体育道德和竞赛规则约束下的进行的 而这种竞技应是太极拳和各流派的传统武术间的职业联赛,并且这种职业联赛的俱乐部是以单个拳种协会建立起来的 这类太极拳竞赛体制的价值在于:一 使学习者在学习太极拳更加注重太极拳的技术动作的技击内涵 二 有利于我们对太极拳理论进行实践和检验,去伪存真,促进太极拳理论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太极拳文化的发展 其次,加强太极拳基础理论的科学研究,政府可以通过设立攻关项目对太极拳基础理论进行科学研究,只有基础理论研究上去了,对太极拳高层理论的研究才得以实现,太极拳文化的发展才能和谐同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7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复习快读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湖街道布心路1023号东乐花园57A栋4B
联系电话:0755-89982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