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极功夫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87|回复: 3

《悟 拳 提 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1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悟 拳 提 要》



(一)关于陈氏太极拳之“圆”



     拳架修炼中,讲求一个“圆”字,这“圆”,

分静中之“圆”与动中之“圆”两种,静中之

“圆”为定架子中,身体上下各部位的“圆”的

要求,如圆裆、虎口圆、腋下虚空、十趾抓地脚

掌心空、两手臂开中有合的半圆等等;动中之

“圆”为变架子动中的路线之“圆”、(即路线

走弧线时产生的大圆、小圆、平圆、立圆、斜

圆、半圆、S线、加上身体上下各部位顺逆缠丝

自转中的螺旋等等,都是“圆”的体现)。在整

个拳架演练过程中,做到动静之“圆”相结合、

内气才能通达顺随,方能显现出拳经要诀中所说

的“外形饱满、内气鼓荡”之气势。



(二)关于陈氏太极拳“快”与“慢”



      太极分阴阳,有许多太极拳爱好者,一提到

太极拳,似乎与“慢”字就结下了不解之缘,生

怕一提到“快”字就不是太极拳了,这是一种错

误的观点,你要清楚的认识到,太极拳是武术、

是一门功夫,不是舞蹈,太极拳的“慢”实质是

一种技击模拟训练、“慢”是一种放松性训练、

“慢”是一种增强下盘稳定性与下肢力量的训

练、“慢”是一种在动中引动内气的训练、

“慢”是一种寻求劲力路线(有的叫试力训练)

的训练、同时“慢”又是体弱者、多病者、妇女

以及老年朋友们为增强体质的一种选择性健身训

练。而“快”是一种速度训练、一种增强爆发力

的训练、是一种实战需要的训练(正如拳经要诀

中所说动作快如“闪电不及合目”),这种

“快”,必须在手法、身法、步法快速的整体配

合下来完成的,因而修炼者不可缺一练习之。太

极拳是一门艺术,他展现给人们的是一种形体

美,在演练它的过程中,是有节奏的、有活力

的、因而习练它时应该是有快有慢的,有慢无快

是柔拳,有快无慢是刚拳,只有快慢相间,才能

称之为真正的“太极拳”。太极拳的懂劲功夫也

是这一层的表现。总之,只言片语,难以尽其

意,只有经过长期的演炼修行,才会有更多的新

的感悟。(个人之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

请指正。希望有更多的同行相互探讨!取长补

短,共同进步!)



                           2010年5月20日由谭斌(太极圆道)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3 1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5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07: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谱歌诀》校注诠释 [正文]歌诀一

《太极拳谱歌诀》校注诠释

(原注:据乾隆年间抄本)

[正文]歌诀一

    顺项贯顶两膀松,束烈下气把裆撑。胃音开劲两捶争,五指抓地上弯弓。(“胃”“音”“束”“烈”等字皆存原文)

[校勘]

    ⑴ 正文依姚本《太极拳讲义》

    ⑵ [炎本]、[寿本]题作《太极拳经歌诀》

    ⑶ [赵本]“胃音开劲”作“威音开劲”

    ⑷ “五指”系“五趾”之讹

[诠释]

此为身法歌诀。所谓身法,乃身体主导权衡拳势动态之组织法则。其关键为端正、自然、顺舒、灵动。为符合此四原则,武禹襄提出了《身法八要》。即“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而李亦畬传抄的《各势白话歌》一开场就是四句歌咏:“提顶吊裆心中悬,松肩沉肘气丹田,裹裆护肫须下势,涵胸拔背落自然。”简洁明了地注释了武之《身法八要》。而杨澄甫《身法十要》则为:“提起精神,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肩沉肘,气沉丹田,手与肩平,膝与胯平,尻道上提,尾闾中正,内外相合。”提法略有不同,而实质则一,法门不二。而本歌诀是为身法之大要。

所谓“贯顶”是虚领顶劲,即提顶或称“顶头悬”。太极拳要求“四平”,即“心平、眼平、顶平、肩平。”心平则气正,眼平则意正,顶平则头正,肩平则身正。顶劲的要求,就是通过“心、眼、顶、肩”的顺序,在其四平的基础上,头顶百会穴虚虚领起,若有若无,如临虚空而神贯于顶,处于勿忘勿助的虚领状态。

头为诸阳之首,位居至高,内藏脑髓,为清虚之地,乃元神之府,周身之主,全身之纲领,五官百骸莫不本此为向背。百会朝天,天门洞开,此方寸之地的虚领,可提纲挈领竖路线,提举一身阳气,而致元神“天根月窟常来往”,机气通畅,浩气流行,达到炼气化神之成功。陈鑫所说:“周身精神全系于顶,故顶劲起来,是在似有似无之间。”自可免除太极拳板滞之病,而带来一片灵动,一派生机。正如诗之歌咏“一片灵机写太和,全凭方寸变来多,有心运到无心处,秋水澄清出太和。”

所谓“顺项”就是颈项松竖,寓意向上,顺势随转,以应各方。与虚领顶劲,含胸拔背等要领相配合,合在一起集中体现向上的力量,顶劲虚领,颈项顺竖,含胸拔背,形成纲举目张之势,从而提挈全身。从生理上讲,这是非常正确的姿势,可使颈椎中的神经中枢延髓及脊椎中的脊髓不受压迫,保证通道不受挤压,畅通无阻。

“两膀松”之膀字,《说文解字》析为胁也,即腋下肋骨所在部分。而《辞海》注为:“胳膊上部靠肩的部分。”所以“两膀松”者,除沉肩垂肘,松开两臂外,尚须约束调整舒松胁部,顺背、顺肋、顺肩、顺项松开,乃可蓄势待发。这比单纯的沉肩垂肘要全面得多,在内涵上也更确切一些。正如陈鑫所言:“肩膊头骨缝要开,始则不开,不可使之强开,功夫未到开时,心说已开,究意未开。必攻苦日久,自然能开,方算得开。此处一开,则全胳膊之往来曲伸,如风吹杨柳,天机动荡,活泼泼地毫无滞机,皆系于此,此肱之枢纽,灵动所关,不可不知。”

由上可知,“顺项贯顶两膀松”句即寓虚领顶劲,尾闾中正,松膀(肩)沉肘等义,这是十分明显的。虚领顶劲为上,能领则顶头悬,神贯顶而维系于天;尾闾中正为下,能吊裆则尾舵稳,气注海底而联接于地。头顶与尾椎(骶)骨互逆相撑,伸展贯注,则上下一气,有如冲天接地之意。通体准直,以竖其路线,纲举目张,而提挈全身,如此周身皆活,而致“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束烈”“胃音”二词之义,拳家注释纷杂。孟乃昌注“‘束烈’略费解,聚集收束之意,‘烈’火盛或浓烈之意。合二字为聚集温热之意,应指气之汇聚于丹田。‘束烈下气’为气沉丹田。”又认为:“‘胃音’即胃部周围,指心胸部,并及于腹部。” 沈寿老师注曰:“‘胃音’不可解,别本有作‘用意’,可解。以上‘束烈’‘胃音’肯定因辗转传抄而产生的讹错。”而姜容樵原注曰:“胃音、束烈等字,皆存原文”。更有拳家认为:“‘束烈下气’是收束暴烈意气,使得心安体舒,气沉丹田,松腰坐胯,撑裆以取其势。而‘胃音开劲两捶争’的意义是丹田哼哈二气发劲,以助两手出拳的猛锐。”由此可见“束烈下气”为气沉丹田是其共识,而“胃音开劲”则因各自表述而混乱。

笔者支持沈寿老师“‘束烈’‘胃音’可能因辗转传抄而生产讹错”的说法。窃疑“烈”为“肋”之讹,“束烈”是为“束肋”,即是含(涵)胸拔背。《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使人联想到哺乳动物背朝天,腹朝地的形象,当人一直立,人身阴阳之划分增加了多维阴阳的交叉,此时胸背为胸腔之前后,由前肋和后肋构护。胸在前,为阳为实,实宜虚之,故“束前肋”,使胸含而吞,而致虚胸虚心。背在后,为阴为虚,虚则实之,故“束后肋”,使背拔而吐,而致“动牵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可见“束”为约束调整之义,“束肋”的结果,致使“涵胸拔背落自然”,内气则自然而下而气沉丹田。此谓“束肋下气”。故所谓“束肋下气”是“含胸拔背而致气沉丹田”,并且着重指“含胸拔背”,而非仅仅指“气沉丹田”。须防止孤立片面理解。所谓“把裆撑”,就是敛臀裹裆。即在气沉丹田的前提下,尽量放松臀部和腰部肌肉,轻轻使臀肌向外方舒展,然后再轻轻向前向里收敛,就象把骨盆包起来,骶骨根亦同时向前托起丹田,由下而前而上“裹裆舁腹”,而致“裆间撑开半月圆”。故曰:“束肋下气把裆撑”。

而“胃音”之“胃”,窃疑系胸字古异写“胷”之误,“胃音”即为“胸音”,则可解也。“音”《左传·文公十七年》注:“音,所休荫之处,古字同音,皆相假借。”如“鹿死不择音”。可见“音”即“荫”之假借,作处、部位等解。故“胃音”即“胸音”,即“胸荫”,亦即胸部。细分,胸部之前腔为“胸”,后腔为“背”,所以胸本身包含了胸背之义。

有拳家以为“音”字系背字之讹,这是讲不通的。“胸音”是胸部而不是“胸背”,不能把胸与背隔离开来。又传统认为:神为理为光,心为机为音,意为法为色。所以“音”可指代“心”,“音”即是“心”。如“知音”即是“知心”,又如“听话要听音”这个“音”即是指“心声”。所以“胸音”即是“胸心”,就是“心胸”,此解亦通。

“开劲”,陈公炎林解为:“见人则开,即见人劲来即化开之谓也。开劲乃方劲,而有开展之意,用以达入人之内门。……开敌适当程度,恰到好处时,当即发之。……艺高者,往往故意自开其门,任敌进入,待彼深入,即乘机反攻……开劲非仅化人,亦可发人,其发人含有掤意,故开后须即发,不发则失其机矣。”“胸音”与“开劲”之义的两者结合,则“胸音开劲”之义自明。简单直白地说,就是“心胸开阔”,从拳技上说即是:拔背开己胸门,以诱敌深入,拔背开敌胸门,化其来劲使引进落空。

“束烈(肋)下气”和“胃(胸)音开劲”皆指胸背而言上。即通过两锁骨松沉,约束调整肋骨,致含胸舒胸,而使劲力利于在胸中运化;通过背肌向下舒松,及两肩间脊骨的微提并略带往后上方拉起,致拔背顺背,而使劲力利于在脊背卷放。与下之两足足心涵虚,掌缘贴地,五趾微微抓地,足踩涌泉相配合,形成上下一股完整劲。两臂如弓,双捶争势,“含胸拔背落自然”;以足为根,以腰为枢纽,“紧要全在胸中腰间运化”,抖发而出,犹如猛虎下山,锐不可挡。故曰:“胃音开劲两捶争,五趾抓地上弯弓。”“上弯弓”即“两捶争”,前后两句互相呼应,形势神气呼之欲出。《太极拳体用全诀》之“弯弓射虎如发矢,沉劲蓄气双拳使。”及《各势白话歌》之“怀抱双捶谁敢进,走遍天下无人拦”句,可作此诀之备注。

关于“弓”,陈武两氏太极有“一身备五弓”之说,两臂、两腿、脊椎,形成五弓。沉肩、垂肘,坐腕,则两臂形成两弓;两腿的伸缩形成两弓,裹裆、护肫而拔背含胸则脊椎形成一弓。“五弓合一”即为全身之整体劲,能蓄能发,触之则旋转灵活,发劲则有根源,源动腰脊,劲起足根,通过脊背,形于手指,贯通一气,滔滔不绝。而杨、吴、孙氏太极则不持此说。如身躯则要立身中正,体之栋柱,厥唯脊椎,其自然准直,节节松沉,自上贯穿其下,“立如平准”“上下一条线”,何弓之有?非要说弓,则似弓非弓弓非弓。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湖街道布心路1023号东乐花园57A栋4B
联系电话:0755-89982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