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极功夫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07|回复: 0

太极拳起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7 11: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问题,曾有创始于元末明初以至唐代的说法,但经过史料的考订,证明这些说法都是假托附会。史料和实地调查都证明太极拳是创造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是综合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明代在民间和军队中流行和各家拳法,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叶纳术,吸取了古典唯物哲学阴阳学说和中医基本理论的经络学说,成为一种内外价俱练的拳术。因此,太极拳基本上是来自群众的、汇合众长的拳种。

  几千年来,我国历代劳动人民所陆续创造的技击方法,如踢、打、跌、摔、拿等方法,都曾独立地发展。太极拳创造人把各种不同的技击方法综合吸收在太极拳套路之中,并创造了双人推手方法(推手原来称作揭手或打手),使能在不用护具设备的情况下练习各种技击方法,成为训练周身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灵敏的一种竞技术运动。于是,人们除分部练习徒手技击方法(踢、打、跌、摔、拿五种方法)以外,到明末清初又出现了人一种新的内容--\"推手法\"。

  太极拳结合了导引术、吐纳术以后,就能在练拳时兴旺发达进行肌肉和骨节的活动,而且能使动作与呼吸协调,从而增强了内脏锻炼。因此,尽管逐步加大运动量以至爆发力,也能够在练拳时汗流而不气喘,拳套熟练后能够\"神色不变\",\"面不改色气不喘\"。

  太极拳采取我国古典唯物哲学的阴阳学说,要求\"静中触动动犹静\",\"柔之与刚,相摩相荡\",以开合虚实,轻沉迟速兼备互练为极致。

  太极拳的动作呈弧形,螺旋式地伸缩转折,终始意识引导气血循环周身;内劲发源于丹田,以脊柱为轴心,转换于腰隙两肾,通过旋腰转脊,上行则为旋腕转膀,下行则为旋踝转腿,缠绕运转达于\"四梢\"(两手和两足尖端);内脏作轻微的自我按摩运动,则是采取了具有\"沟通表里、运行气血\"功能 的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

  练太极拳时,意识、动作、呼吸三者同时协调地进行,锻炼方法上的整体性和内外统一性,成为太极拳运动的特点。

  我们说太极拳是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就是指的它是综合了、融会贯通了我国源远流长的拳术、养生法、呼吸法、经络学说、古典唯物哲学等优秀成果而说的。

  我国武术,历史悠久,由于地大人多,发展到明代,拳种已经很多,各有所长,也各有所偏。各将戚继光为了训练士卒活动身手,从民间著名的十六家拳法中,吸取三十二个姿势编成拳套,称作《拳经》三十二势,作为士兵练习刀枪剑棍等兵器的\"武艺之源\"。他所吸取的拳种远及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年)的三十二势长拳。长拳短打,用刚用柔,兼收并蓄,去芜存精。技击方法包括有踢法、打法、拿法、跌法,其拳法\"势势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大力矫正了当时流行的\"满片花草\",供人观赏的华而不实的花法套路的弊害,成为一种从群众中来的切合时代需要的武术学派。

  陈王廷在整理武术套路上,显然受到戚氏的影响很大。戚氏《拳经》三十二势,综合古今十六家拳法,取精弃粗,以三十二势,综合古今十六家拳法,取精弃粗,以三十二个姿势编成拳套,作为士兵活动身手的\"武艺之源\"。陈王廷从中吸取了有二十九势之多,编入太极拳套路(注一)《拳经》三十二势以\"懒扎衣\"(注二)为起势,陈王廷所造拳套七路,也都以\"懒扎衣\"为起势,所制拳谱(即拳式各称)和《拳经总歌》,也撷取戚氏《拳经》文辞。因此可以说太极拳的编造,是以《拳经》三十二势为基础的。至于从其它拳种吸收了哟些,虽然无法查考,但从七套拳的势名之多,可以推想所采的拳种是相当多的。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的方法,在俞大猷、戚继光、唐顺之、程冲斗、何良臣、茅元仪等武术著作中,都未有记载;在现存的各拳种中也没有这种训练方法。这是陈王廷独创性的竞技方法,解决了不用护具也可以练习徒手搏击技巧和提高否则枪技术的问题,这也是我国武术史上一项创造性的成就。


  陈王廷在拳法理论上的独创性成就,表现在《拳经总歌》的开头两句:\"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诸靠\"指的是推手八法,是两人手臂互靠,用推手八法粘贴缠绕,以练习懂劲和放劲的技巧,通过严格的和正确的锻炼,反复练习,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推手高级技术水平。陈氏旧传的四句《打手歌》:\"?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人来打,牵动四两拨千斤\",这正好是《拳经总歌》开头两句的注解。这种推手方法和懂劲的理论,是在继承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从外形的技击术提高到\"劲由内换\"、\"内气潜转\"和\"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的高级技巧,在我国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它还为后来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畲、陈鑫等太极拳名家奠定了锻炼方法和进一步发挥技击理论的基础。sdfsdsf527

  由于太极拳以全身放松、用意不用力为入手的锻炼原则,要由松入柔,运柔成刚,刚复归柔,达到刚柔相济;拳套的练法要求先慢后快,快后变慢,有柔有刚,慢要慢到别人跟不上我,快要快到后发先至。也就是说,练太极拳要求达到能慢能快,能柔能刚。这种既重外形,更重内蓄的观点,还为提高武术技术水平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新的锻炼方法。

  今天,太极拳已成为我国盛行的一种拳术,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并逐步引起国际体育界和医学界的重视。推本溯源,陈王廷对发展和创造太极拳是有一定功绩的。


  近百年来太极拳的演变

  明末清初创造的太极拳,由于时代需要不同,当初是偏重于技击性的。拳套中有腾空一字腿落地和双手落地,双足先后向上蹬踢等高难度动作,有扑腿下腰以面部掠地面经前足尖而起的腰腿极为柔软的动作等。由于太极拳结合了导引、吐纳和经络学说,采取了螺旋缠丝式的弧形运动,就更扩大了运动效果,加大了爆发力量。这种结合,目的虽为技击,但它本身就包含着疗病保健的因素。

  一切事物总是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而变化着的。随着时代的进展,陈王廷所创造的拳套,既有继承典型的一面,也有创造发展的一面。

  百年前,由于火器的演进,拳技之勇在战场上的作用逐渐缩小,促使武术家们重新考虑练习武术的目的和发展方向的问题。因此太极拳家开始提出了:\"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口号。显而易见,这是太极拳开始从技击转向保健的启蒙思想。

  运动量较大,难度较高的武术套路,对于老年人来说,即使是锻炼有素的武术家到达老年期也是不能适就的。这是太极拳套路动作上必然要引起变化的另一发展规律。

  为了适应保健的需要,陈家沟拳家陈有本首先创造了新架,架式和老架一样宽大,逐渐扬弃了原有的某些高难度的动作。有本的学和族侄青萍,也创造了一套架式,小巧紧凑,动作缓慢,练会后逐步加圈,以至极为复杂;在不改变套路的而下,由简入繁,逐步提高技巧。因为青萍赘婿于距陈家沟不远的赵堡镇,在赵堡镇教拳,因此人们称作赵堡架。

  至于陈氏老架太极拳的传习,自从陈长兴的曾孙陈发科(1887-1957年)于1928年去北京传习后,为那些已练过各式太极拳有年者及年轻力壮者所爱好。近年来也逐渐推行到全国各大城市。

  各式新创的太极拳,各具特点和风格,架式虽然有繁间大小的不同,但其锻炼原则均主张由松入柔,运柔成刚,要求达到刚柔相济。这些新创的太极拳都是经过前辈勤学苦练,下过一番推陈出新的功夫,几经修改而最后定型的。因此只要能遵循因人而异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它们都能分别适应于疗病保健、增强体质和练习技击等不同的要求。太极拳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它具有这种广泛的适就性。

  陈氏新架、赵堡架、杨架、武架、吴架和孙架等,都是根据陈氏老架太极拳第一路改编而成,所以架式虽有不同,可是套路的结构程序,仍然按照第一路老架,它的演变痕迹是很显著的。

  各种新创架式跟老架主要不同之点是:陈式老架第一路间或有窜蹦跳跃、发劲和震足等动作,这对年老体弱者较难适应,而新创架式都逐渐扬弃了这些动作,以便既能适合年轻力壮者练,又能适合疗病保健者练。陈式老架第一路也经陈发科于晚年作了些修改,使之更利于普及。

  各式太极拳发展到目前,尽管它们在架式上和风格上各具特色,但是锻炼的原则和要领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陈式第二套套路,尚保留较多的发劲动作,特别强调窜蹦跳跃和腾挪闪战,速度较快,所以与其它各式显有不同。

  太极拳套路和双人推手方法,历来就是相辅而行的。随着拳套的发展趋向,推手方法在内容上也有了变化。

  原来陈王廷创造的推手方法,是综合了擒法、拿法、跌法和掷打(放劲)法的竞技运动,跟摔跤一样,最能发展体力,技击性很强。推手时,在上部双方两臂互粘贴缠绕而推,在下部前足也在粘化,并且在引进消化的时候,后腿屈膝下蹲,前腿足尖翘起,腿肚着地,彼此一进一退,随势起落,腰腿必须柔活有力,运动量极大,非一般人所能锻炼;并且由于擒法、拿法、跌法、掷打法的兼施并用,容易使人感到创痛,因此在普及推行上就受到一定的限制。

  新创各种架式的推手方法,都逐渐改为跌、不管住脚和不下蹲及地的推法;在擒拿法方面,仅主张拿住对方劲路,而不许采用按脉截脉的擒法和反筋背骨的拿法。新的推手方法,着重发展了练习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灵敏的沾连粘随,并乘势借力而放劲的一面,使人练习时感到兴趣盎然,同时并可在避免伤痛的条件下各分胜负,因此为很多人喜爱。一般体弱者也爱好这种推手方法,表现为胜者色喜,负者欣然,真是一种交谊性的体育游戏运动。如果规定不许压迫对方,不许牵动对方重心,那么,这种推手方法,应用到医疗、体操上,必可吸引患者的兴趣而提高其疗效。

  至于技击性强烈的推手,以力量、耐力为基础始能发展技巧,推手时消耗体力较大,仅适宜于年轻力壮者,如果规定比赛方法,可以作为竞技运动项目来推行。

  因此,太极拳的推手方法发展到目前,可以分别应用于医疗体育游戏和运动竞赛三方面。由于推手方法的适应性广泛,练习时又不需要护具、场地设备和特制服装,两人随时随地皆可搭手练习,因此非常便于开展。

  太极拳学派的器械,传习到现在的仅有短兵的刀,剑和长兵的枪。这些练法在各家套路中也有繁简的不同,其中不少是吸收其它拳种的器械套路,再用太极拳柔和圆转的特点加以改编而创造的。

  双人对练的粘枪,是太极拳种的创造,对练时仅需蜡杆两根就可进行。但目前练习者较少,技术上缠绕粘随、封逼、摔、抖、掷放等技巧较易失传,有待于培养接班人。

  如上所述,在百年前,太极拳的发展着重在技击方面,而近百年来则向医疗、体育游戏和竞赛三方面平行发展。特别在陈氏十四世陈长兴这一时期,是太极拳发展的转折点。自外传至永年、北京后,传布日益广泛。这在太极拳的发展上说,应该说是一件大事。在这以前,太极拳久处于河南温县一隅之地,一姓之众。由于外传杨、武,杨传授其拳于北京,武则用文字宣传于外省,遂使太极拳之名由点到面,形成弥温到全国的普及基础,这是杨、武两人对于太极拳普及的重大贡献,这是当前开展太极拳运动的主流。

  随着目的任务的改变,太极拳学源有继承,又有创造,派中衍流,流上分流,丰富了太极拳的内容,成为不分男女老幼都可练习的一项体育活动。

  在太极拳为人民健康事业继续作出贡献的同时,太极拳各流派都有相应发展的必要,这样才能适应不同对象的不同要求。遵循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推陈出新\"的方针,各流派的相应发展,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相互吸收、取长补短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技术,提高理论研究和提高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推动普及和指导普及。进一步为人民健康事业服务,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作出贡献。

  各式太极拳都是前人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因此继承和学习这些经验,吸取其精华,正是提高太极拳锻炼效果的重要一环,也可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提供极为丰富的养料。因之,继承和整理各式太极拳,充分挖掘其精华和具体的锻炼方法,以现代科学理论来加以阐发也就成为开展太极拳运动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湖街道布心路1023号东乐花园57A栋4B
联系电话:0755-89982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